今年以来,平凉市泾川县公安局以“主动创稳”行动为载体,聚焦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,强势推进农村道路交通事故“减量控大”,着力在组织保障、隐患治理、秩序管控、机制优化、宣传引导等层面下功夫、求实效、出实招,全力以赴保安全、除隐患、防事故、护稳定、促发展。
在组织保障上着力 切实健全工作体系
一是多层面动员部署。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专门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,主要领导、分管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工作情况,多次深入农村道路开展调研,督导各乡镇“两站一室“职能发挥情况,形成“党政领导、交安吹哨、公安实施、多方共建”的工作格局。二是多部门合力推进。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,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为组长、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,在全县层面多次召开专题会议,详实制定工作方案,健全完善工作专班,明确“任务书”“作战图”“时间表”,推动形成领导主责、专班主推、部门主抓的工作体系。三是多维度完善机制。大力实施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,由县、乡、村三级行政“一把手”牵头抓总,推动形成上下联动、运作高效的工作格局;完善考核牵引机制,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和事故发生纳入乡镇政府高质量考核,督促落实属地责任;改革完善农村公路管养机制,明确县、乡、村三级道路管理主体,着力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。
在隐患治理上聚力 切实筑牢安全防线
一是强化载体支撑。实体化运转县交安办,印发《全县农村地区重点违法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,定期研判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形势,科学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,全面落实研判会办、问题督办、道路验收、统筹推进等工作,先后“点对点”发出《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改交办单》17期,整改各类安全隐患45处。二是聚焦隐患梳理。以全县2023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提升建设为载体,动态梳理统计近年以来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位59处,逐一现场查看、剖析原因、会办研究,共排查确定各类安全隐患21处,以县交安委逐一形成详细工作清单、措施清单。三是突出重点整治。以农村地区国省道、县道、乡村道路为重点,联合交通部门,通过短信提示、上门走访等形式,逐一排查“两客一危”重点运输企业、货运车辆、驾驶人隐患问题,压实中高风险企业落实主体责任。先后约谈重点运输企业30余家,形成清单明确包干责任、建账销号,确保人、车、企源头隐患“动态清零”。
在秩序维护上发力 切实提升文明素养
一是加强违法查处。组织开展农村道路交通“春季守护”行动,聚焦面包车、低速载货汽车、电动三(四)轮车等重点车辆,重点查纠无证、超载、超员、酒醉驾等违法行为,统筹开展集中整治、重点查处、巡逻管控等工作,今年以来,共查处各类农村公路交通违法3000余起,其中无证驾驶20余起、酒醉驾驶40余起、货车超载280余起、非机动车不戴安全头盔1635起。二是加强显性用警。根据交通违法行为发生规律和农村地区群众出行特点,发挥“所队融合”警务改革优势,科学部署警力,实行弹性工作制,优化完善定点执勤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勤务模式。同时,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,着力完善农村地区交通类视频监控特别是干线公路村庄路口“声光电”预警提示系统建建设,全面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覆盖面。三是加强宣传教育。针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居多的实际,组织开展“交通安全美丽乡村行”行动,将农村“一老一小”、电动车驾驶人作为宣传教育重点,以文明出行、安全出行为主题,深入农村地区逐村逐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,先后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37次,制作宣传安全板26块、专题警示教育片2部,印发材料2万余份,受教群众达5万余人。